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述评

老年人肿瘤研究_临床研究

  • 263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

    高禹舜;王兵;赫捷;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结果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5年间,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63例,年龄70~83岁,平均73岁。70~75岁的患者223例(84.8%),76~83岁40例(15.2%)。均随访满5年,生存数据统计到2009年1月,随诊率92.5%。结果术后病理结果:鳞癌124例(47.1%),腺癌89例(33.9%),腺鳞癌28例(10.6%),肺泡细胞癌17例(6.5%),大细胞癌5例(1.9%)。术后临床病理TNM分期:Ⅰ期为35例(13.3%),ⅠA9例,ⅠB26例;Ⅱ期为92例(35.0%),ⅡA31例,ⅡB61例;Ⅲ期为136例(51.27%),ⅢA106例,ⅢB30例。全肺切除19例(7.2%);肺叶切除197例(72.6%),复合肺叶切除16例(6.1%),肺叶支气管袖状切除9例(3.4%),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22例(8.4%)。Ⅰ期、Ⅱ期、Ⅲ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5%,38.3%,16.2%(P<0.05)。本组术后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41.2%、28.7%。5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2.0%。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9%。结论对于70岁以上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再加上周密的围术期处理,患者术后可获得相对较好的远期预后。

    2009年02期 v.8 104-106+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400例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孟祥颖;吴世凯;宋三泰;江泽飞;孙冰;申戈;王涛;张少华;

    目的探讨400例6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存期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7医院1985-2007年收治的400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和统计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曲线,Cox回归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患者平均年龄65.13岁,中位无病生存期9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47个月,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75%、59%。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辅助内分泌治疗、辅助放疗激素受体。结论60岁以上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是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辅助内分泌治疗、辅助放疗和激素受体。

    2009年02期 v.8 107-10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中药治疗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郑丽平;鲍云华;

    目的观察中药(含中草药和中成药)治疗对老年肺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肺癌晚期患者分为汤药治疗组、艾迪注射液组及对照组,应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LQ-LC43)及卡氏评分(Karnofsky评分)评估中药治疗对老年肺癌晚期患者生命状态的影响。结果汤药治疗组和艾迪注射液组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评分较治疗前升高,疲倦、恶心呕吐、丧失食欲、失眠、腹泻、肺癌子模块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在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疲倦、恶心呕吐、失眠、丧失食欲、腹泻及肺癌子模块10个指标中汤药治疗组和艾迪注射液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汤药及静脉艾迪注射液治疗可以提高老年肺癌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2009年02期 v.8 110-11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中老年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2例临床报告

    李建雄;杨俊兰;张玉霄;李瑛;焦顺昌;

    目的对影响中老年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疾病进展时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便能准确判断该肿瘤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方法在以往收治的12例中老年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例中,对性别、年龄、是否手术、是否有远处转移和CD99的表达强度对其疾病进展时间(TTP)的影响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位TTP为5个月,性别和手术与TTP的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3和0.018,(P<0.05)。结论性别和手术可以影响中老年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的TTP,女性和接受手术患者的TTP也相对延长。

    2009年02期 v.8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专题笔谈

临床研究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刘玲;邱海波;杨毅;徐晓婷;黄英姿;刘松桥;杨从山;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收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的76例ARDS患者纳入观察。ARDS确诊当天(第1天)及确诊后第7天抽取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占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HLA-DR表达以及淋巴细胞凋亡。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导致ARDS的原因,及ARDS确诊当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动脉血pH、动脉血乳酸、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以及器官功能衰竭个数。以住院28d病死率为预后判定标准。结果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在ARDS第1天和第7天的单核细胞HLA-DR表达均无明显差异。死亡组患者ARDS第7天的单核细胞HLA-DR表达明显低于ARDS第1天。ARDS第1天HLA-DR≤30%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HLA-DR>30%患者。ARDS第1天HLA-DR≤30%的患者的28d病死率为67%,有高于HLA-DR>30%患者(42%)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ARDS第1天HLA-DR≤30%作为判断患者死亡指标,其灵敏度为97%,但特异度仅为17%。以ARDS第1天单核细胞HLA-DR表达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53(P=0.618),以患者第1天和第7天单核细胞HLA-DR表达变化判断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P<0.01)。患者ARDS第1天及第7天HLA-DR表达与APACHEⅡ评分和器官功能衰竭数均无相关性。严重感染导致的ARDS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其他原因导致的ARDS患者。结论单核细胞HLA-DR≤30%可提示ARDS患者预后不良,HLA-DR表达动态下降对预后判断也具有一定价值。

    2009年02期 v.8 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对老年心功能Ⅳ级患者氨基端脑钠肽原的影响

    杨建芬;崔亮;孙宜萍;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对老年心功能Ⅳ级患者氨基端脑钠肽原(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心功能Ⅳ级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常规抗心衰治疗;BiPAP组在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前及治疗后24h、14d进行NT-proBNP分析,并监测心衰的症状与体征。结果BiPAP组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心衰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iPAP组患者NT-proBNP在治疗后24h、14d由治疗前的(2434.2±298.4)ng/L下降至(2011.7±302.5)ng/L、(486.3±85.7)ng/L;对照组患者NT-proBNP在治疗后24h、14d由治疗前的(2393.8±193.5)ng/L下降至(2185.4±494.6)ng/L、(1878.4±421.6)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级别呈密切正相关(r2=0.979,P<0.01)。结论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心功能Ⅳ级患者可以减少NT-proBNP释放,发挥其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提高抢救成功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2009年02期 v.8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非心脏术后患者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尹明;宋青;周飞虎;何蕾;潘亮;谢菲;康红军;刘辉;林欣;

    目的回顾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非心脏术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观察非心脏手术后患者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发病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连续收入解放军总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105名非心脏手术术后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62名,女43名;年龄(51.0±18.1)岁。沿用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提出的ALI/ARDS诊断标准,所有观察病例按照入住SICU期间的最低氧合指数水平分为3组:氧合指数正常组,ALI组,ARDS组。分别比较各病例组年龄,体重,体重指数,ICU停留时间,以及患者住ICU期间以及转出ICU后30d内患者总死亡率,术中出血量与输液量。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各因素对ALI/ARDS患者总死亡率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间年龄、体重和体重指数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差异,发生ARDS组患者体重最重,体重指数最高。ARDS组在ICU停留时间明显高于其他2组。3组患者总死亡率无显著统计差异。各组患者中,术中出血量和液体入量无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发生ALI/ARDS的SICU患者中,年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高龄ALI/ARDS患者更容易发生死亡。结论老年、体重较重的患者更容易在术后发生ALI/ARDS,应加强此类高危患者的围术期管理,从而降低外科术后ALI/ARDS发病率,减少发病患者的死亡率。

    2009年02期 v.8 138-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老年2型糖尿病肾功能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刘军燕;田慧;邵迎红;黄军华;杨光;龚燕萍;刘敏燕;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肾功能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T2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GFR≥90(A组)、60~90(B组)、<60(C组,肾功能异常组)ml/(min.1.73m2)。对各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老年T2DM病例525例,A组159例(30.3%),B组239例(45.5%),C组127例(24.2%)。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DN)者占13.7%,合并高血压者占71.05%;肾功能异常组中,DN仅占29.9%。在老年T2DM中,高血压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餐后2h血糖(2hPBG)、血清总胆固醇(TC)、血尿酸(BUa)为肾功能异常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且高血压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随血压水平增高、DM病程延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lb/Cr)增加,GFR下降,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增加。血压<130/80mmHg、≥130/80mmHg者,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09%、41.72%;DM病程<5年、5~10年、>10年者,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依次为18.64%、26.09%和28.90%;尿Alb/Cr<30、30~299、≥300mg/g者,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0.53%、40.38%和75%。结论老年T2DM肾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较多,高血压病程、SBP、DBP、2hPBG、TC、BUa与之独立相关,高血压对其影响更为显著。血压、血糖控制良好为保护因素,针对上述影响因素的综合治疗对预防及延缓肾功能异常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09年02期 v.8 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老年人动脉弹性与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相关性研究

    李佳月;赵玉生;吴海云;田进文;陈瑞;王琳;

    目的探讨老年人动脉弹性与颈动脉斑块不同超声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定北京军队干休所的721例老年人(年龄≥60岁),填写调查表,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内外动脉及颈总动脉斑块情况,根据颈动脉斑块的不同回声强度,将颈动脉斑块分为硬斑组及软斑组,半定量估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级。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日本Colin公司生产VP-1000)同步记录左右侧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作为反映大动脉弹性的指标。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老年人动脉弹性与颈动脉斑块不同超声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收缩压、PWV在硬斑组较软斑组明显升高,血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在软斑块组明显增高,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两组间无差别。半定量法估计颈动脉斑块等级,PWV在硬斑组中随着斑块严重程度而增加,三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而软斑组未显示同样的差别。结论PWV与硬斑密切相关,提示动脉弹性减退与硬斑形成可能具有相似的病理发展过程。

    2009年02期 v.8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介入治疗中少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刘艳茹;赵勤俭;田春英;

    目的总结6例介入治疗术中少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8月间3387例介入治疗术中和术后6例(0.186%)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肾损伤、1例心脏压塞及1例空气脑栓塞发生于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1例颅内出血发生于椎动脉狭窄植入支架过程中;1例肾血管破裂发生于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中。以上病例经及时给予相应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结论通过对术中病情的严密观察能及早发现并发症的早期表现,术者的重视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是降低并发症危害程度的重要保证。

    2009年02期 v.8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男性老年瘙痒症患者瘙痒与生活质量关系的评价研究

    杨洁;贺晶;漆军;冯峥;李恒进;

    目的分析评价男性老年瘙痒症患者瘙痒特点以及瘙痒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填写调查表、瘙痒评分表及生活质量量表,评价205名男性老年瘙痒症患者瘙痒的特点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男性老年瘙痒症患者发作部位以局限性瘙痒为主,其中胫前和阴囊瘙痒明显;发作特点以单一瘙痒为主;发作时间以冬季和晚上最为明显;瘙痒程度按其瘙痒评分越高,瘙痒程度越重,生活质量评分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差。结论老年瘙痒症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影响夜间睡眠。

    2009年02期 v.8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78例老年房间隔缺损的治疗

    迟立群;张健群;孔晴宇;郑斯宏;肖巍;

    目的回顾分析北京安贞医院老年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78例60~89(65.54±5.68)岁的老年房间隔缺损病例。其中19例行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7例行微创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34例行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8例因各种原因未行手术治疗。结果各手术组无死亡,术后远期随访无死亡,术后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残余分流,右房、右室明显缩小,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非手术治疗组随访共有5例死亡,其中3例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死于心力衰竭合并尿毒症,1例死于脑出血。结论高龄本身并非老年房间隔缺损手术禁忌,合理选择手术方式、适当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2009年02期 v.8 156-15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

    卜博;许百男;余新光;周定标;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针对老年患者特点进行充分的准备。局麻下使用微创单孔和双孔钻颅,导管冲洗引流,单导管放置引流治疗5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日引流量<15ml或引流液清淡时拔除引流管。结果51例术后原有的症状体征消失,复查CT血肿腔闭合良好,原有血肿腔厚度在3ml以下。随访1个月至2年,无颅内感染、无癫痫及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对于伴有多脏器疾病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微创单孔或双孔钻颅,术中持续冲洗、术后闭式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

    2009年02期 v.8 158-16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基础研究

  • 脓毒症大鼠肺损伤时肺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变化及丙酮酸乙酯的干预作用

    马艳梅;梅冰;詹剑勇;沈美华;何建;霍正禄;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肺损伤时肺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mRNA的变化及丙酮酸乙酯(EP)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以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EP早期治疗组(建模后6h给药)和EP晚期治疗组(建模后12h给药)。各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24h和48h检测肺组织MIF mRNA、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肺湿重/干重(W/D)比以及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24h、48h脓毒症组、EP6h组和EP12h组MIF mRNA、MPO活性、肺W/D比值以及肺组织的病理学评分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EP6h组和EP12h组肺组织MIF mRNA水平、MPO活性、肺W/D比值以及肺组织的病理学评分均较同时相点脓毒症组显著降低;脓毒症组24h肺组织MIF mRNA的水平与MPO、W/D比值以及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的变化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脓毒症大鼠肺损伤时肺组织MIF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EP对脓毒症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MIF的表达有关。

    2009年02期 v.8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 增龄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谷昭艳;杜英臻;李春霖;刘瑜;马丽超;龚燕平;田慧;

    目的观察不同月龄大鼠的糖代谢指标变化,了解在基础和糖刺激下增龄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4月龄(青年组,n=15)、14月龄(中年组,n=15)和24月龄(老年组,n=15)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比较三组间基础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差异,计算糖负荷后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ΔI10/ΔG10),120min葡萄糖、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葡萄糖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值(AUCi/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以分析各组间胰岛功能的差异。结果随着月龄的增长,空腹血糖有升高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OGTT后老年组大鼠表现为血糖达峰时间延长,血糖峰值增加,OGTT2h血糖及AUCg增加,即老年组大鼠出现糖耐量异常状态,主要表现为餐后高血糖。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分别为(0.59±0.14)、(1.60±0.15)、(2.37±0.04)μg/L(两两相比均P<0.01);IRT中,老年组大鼠胰岛素达峰时间延迟,ΔI10/ΔG10降低,AUCi增加(P<0.05)。使用稳态模型评估,HOMA-β在青年、中年和老年组中呈递增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而HOMA-IR在青年、中年和老年组分别为3.09±0.80、8.34±0.72、13.14±1.59(两两相比均P<0.01)。结论正常老龄大鼠存在一定的胰岛素抵抗和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加,但由于胰岛素分泌的早期时相受损,仍然出现糖负荷后血糖增高状态。

    2009年02期 v.8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临床病例讨论

消息

综述


主管: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编 辑: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853,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电话:010-66936756
传真:010-66936756
E-mail: zhlndqg@mode301.cn

创刊人: 王士雯
总编辑:范利

副总编辑:陈韵岱

执行主编:叶大训
编辑部主任:王雪萍

出版周期:月刊
ISSN:1671-5403
CN:11-4786/R
出版地:北京市
邮发代号:82-408
创刊时间:2002